2023年《政府工作報告》關于醫藥的幾個關鍵點!
- 分類:行業資訊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23-03-21 16:02
- 訪問量:
3月5日上午9時,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。在此次政府工作報告內容中,“穩中求進”“合理區間”“就業優先”“市場主體”“創新驅動”“簡化政權、放管結合、優化服務改革”“減稅降費”“民生底線”等成為民生、產業、政策熱點。
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。政府工作報告指出,要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,加快社會事業發展。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,持續增加民生投入,著力?;?、兜底線、促公平,提升公共服務水平,在發展中不斷增進民生福祉。
新冠疫情發生三年多來,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堅持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,強化醫療資源和物資保障,全力救治新冠患者,有效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,因時因勢優化調整防控政策措施,全國人民堅忍不拔,取得重大決定性勝利。
2022年及過去五年:聚焦“醫保”“創新”“保障”“帶量采購”“產業”“進出口”。
提升醫療衛生服務能力
深入推進健康中國行動,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,把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作為公共產品向全民提供,進一步緩解群眾看病難、看病貴問題。
持續提高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水平,城鄉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從450元提高到610元。
將更多群眾急需藥品納入醫保報銷范圍。住院和門診費用實現跨省直接結算,惠及5700多萬人次。
推行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,降低費用負擔超過4000億元。設置13個國家醫學中心,布局建設76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。
全面推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,持續提升縣域醫療衛生服務能力,完善分級診療體系。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?;竟残l生服務經費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從50元提高到84元。改革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,組建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,健全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和應急物資保障體系,努力保障人民健康。
加強社會保障和服務
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,連續上調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,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,穩步提升城鄉低保、優待撫恤、失業和工傷保障等標準。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,推動老齡事業和養老產業發展。發展社區和居家養老服務,在稅費、用房、水電氣價格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。推進醫養結合。
實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。完善退役軍人管理保障制度,提高保障水平。加強婦女、兒童權益保障。健全殘疾人關愛服務體系。健全社會救助體系。
增強科技創新引領作用
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,實施一批科技創新重大項目,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。發揮好高校、科研院所作用,支持新型研發機構發展。
推進國際和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建設,布局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。支持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,全國基礎研究經費五年增長1倍。改革科研項目和經費管理制度,賦予科研單位和科研人員更大自主權。加強知識產權保護,激發創新動力。促進國際科技交流合作。
通過市場化機制激勵企業創新,不斷提高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,將制造業企業、科技型中小企業分別從50%、75%提高至100%,并階段性擴大到所有適用行業,各類支持創新的稅收優惠政策年度規模已超過萬億元。創設支持創新的金融政策工具,引導創業投資等發展。企業研發投入保持兩位數增長,一大批創新企業脫穎而出。
推動產業向中高端邁進
嚴格執行環保、質量、安全等法規標準,淘汰落后產能。開展重點產業強鏈補鏈行動。啟動一批產業基礎再造工程。鼓勵企業加快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,將固定資產加速折舊優惠政策擴大至全部制造業。推動高端裝備、生物醫藥、新能源汽車、光伏、風電等新興產業加快發展。
持續推進網絡提速降費,發展“互聯網+”。移動互聯網用戶數增加到14.5億戶。支持工業互聯網發展,有力促進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達7萬多家。
促進平臺經濟健康持續發展,發揮其帶動就業創業、拓展消費市場、創新生產模式等作用。發展研發設計、現代物流、檢驗檢測認證等生產性服務業。加強全面質量管理和質量基礎設施建設。中國制造的品質和競爭力不斷提升。
深化互利共贏的國際經貿合作
推動進出口穩中提質。加大出口退稅、信保、信貸等政策支持力度,企業出口退稅辦理時間壓縮至6個工作日以內。優化外匯服務。發展外貿新業態,新設152個跨境電商綜試區,支持建設一批海外倉。
發揮進博會、廣交會、服貿會、消博會等重大展會作用。推進通關便利化,進口、出口通關時間分別壓減67%和92%,進出口環節合規成本明顯下降。關稅總水平從9.8%降至7.4%。
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,推出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。
2023年推動醫藥行業未來發展:
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%左右;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左右,城鎮調查失業率5.5%左右;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%左右;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;進出口促穩提質,國際收支基本平衡;糧食產量保持在1.3萬億斤以上;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,重點控制化石能源消費,生態環境質量穩定改善。
我國疫情防控已進入“乙類乙管”常態化防控階段,要更加科學、精準、高效做好防控工作,圍繞保健康、防重癥,重點做好老年人、兒童、患基礎性疾病群體的疫情防控和醫療救治,推進疫苗迭代升級和新藥研制,切實保障群眾就醫用藥需求,守護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。
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。圍繞制造業重點產業鏈,集中優質資源合力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。加強重要能源、礦產資源國內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產。加快傳統產業和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,著力提升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綠色化水平。加快前沿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。完善現代物流體系。大力發展數字經濟,提升常態化監管水平,支持平臺經濟發展。
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。擴大市場準入,加大現代服務業領域開放力度。落實好外資企業國民待遇。積極推動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(CPTPP)等高標準經貿協議,主動對照相關規則、規制、管理、標準,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。繼續發揮進出口對經濟的支撐作用。做好外資企業服務工作,推動外資標志性項目落地建設。
保障基本民生和發展社會事業。加強住房保障體系建設,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,解決好新市民、青年人等住房問題。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,大力發展職業教育,推進高等教育創新。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。加強養老服務保障,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。保障婦女、兒童、老年人、殘疾人合法權益。做好軍人軍屬、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優待撫恤工作。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產業。提升社會治理效能。強化安全生產監管和防災減災救災。全面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,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。
(來源:中國政府網、醫藥經濟報)


浙江省杭州市莫干山路文北巷27號
公司地址
浙江省杭州市莫干山路文北巷27號
電話: 0571-88089522
傳真: 0571-88088332
CopyRight ? 2020 浙江省醫藥工業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rserved 浙ICP備05047584號-1 網站建設:中企動力 杭州

手機掃一掃,可瀏覽官網資訊